1.直觉行动思维
例如有的儿童会用把桌布拉近或用长杆去勾等间接手段,来取到放在桌布远端的玩具。当儿童获得这种对动作的概括性时,他实际上获得了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顾名思义是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直接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实际动作。离开了一定的直观事物感知,离开了一定的行动,他们的思维也会随之停止或转移,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见异思迁”。
假如没有娃娃,他们想不到抱娃娃、做娃娃家的游戏,假如把娃娃拿去,娃娃家的游戏也结束了。假如问这个年龄的孩子,怎样才能把橱子上的娃娃拿下来,他往往并不回答你,而是马上跑过去拿。请他们画画也是如此,他们常常不是想好了再画,而总是边画边想。这些特征都是直觉行动思维的表现。
2.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
例如,幼儿虽能对5+2=7进行计算,但实际上他们在进行计算时,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实物表象,如5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或计数自己的手指才算出7来。
又如,问幼儿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是:“都是白的,长的。”
再如,幼儿不肯叫比自己年龄小的人叔叔或阿姨,因为在他们的头脑里,叔叔、阿姨都是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大人,比自己小的只能是弟弟、妹妹。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通过抽象逻辑思维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在抽象思维中,人们不是用外部世界的感性映像来活动,而是用词的映像,即概念来活动。任何抽象思维都是在概括的、抽象的概念中完成的。
如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追根究底,问个“为什么”,反映了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规律性联系。
4.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幼儿园小班儿童,实物概念的内容基本上代表他们所熟悉的某个或某些事物。例如问:“什么是马?”答:“是那个,大马”(指幼儿所见过的马)。
聋儿助听器配戴越早,接受声音刺激越早,这些中枢的开发也越早。实践证明,早配戴助听器的聋儿在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方面的康复效果比晚配戴助听器的聋儿要好得多。
上一篇:幼儿什么时候戴助听器比较合适?